当前日期: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四川日报)砥砺实干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时间:2022-10-20  来源:     点击数:

嘉宾

王亚非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王丛林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杨文钰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莉莎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了部署,并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高校院所如何落实上述谋划?四川优势领域未来有哪些自主创新技术值得期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来自科技、教育战线的党的二十大代表。


谈认识:

厘清教育、科技、人才的关系,将三者有机结合、一体推进

记者:深学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阐述,有什么感悟?

王亚非: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了部署。这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我们指明了新方向,吹响了新号角。

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代表,我体会这里有两点需要深刻领悟、认真把握。第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地位提到了新高度。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要长期坚持、抓好落实。

第二,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关系提出了新认识。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到一起作了总体部署,并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践中,我们要增强系统观念,将三者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才能深入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记者: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起作总体部署,你们怎么看?

王丛林:这样的变化是符合时代背景的,也非常及时。要创新,人才是核心。人才从哪里来?还是要通过教育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最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杨文钰:教育、科技、人才是互为联系、互为推动的整体。把三者放在一起,是一种系统思维的具体体现。它抓住了上述三个战略的核心关键要素,即人才。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我认为这样的部署符合科学规律和实际需求。


谈落实: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结合各自领域的工作,对于未来,各位有何思考?

王亚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我们将持续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卓越发展引航计划等,为国家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着力打造矢志爱国奉献的教师队伍。我们将实施好重大人才项目,持续加大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等战略人才的育引力度,支持和激励更多教师成为“大先生”。

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践行“双一流”大学的责任担当。我们将瞄准基础前沿技术,大力提升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瞄准核心关键技术,开展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

王丛林:未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会将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核动力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遵循;完善产业反哺科研、科研推动产业机制,形成开放融合、产研一体的发展新局面,用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动力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聚焦重大工程,狠抓任务落地,实现核动力技术跨越式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动力事业健康发展提供能量,实现数字化转型、市场化改革、现代化治理、国际化拓展;把人才优先放在核动力事业长远发展根本大计的位置上,构筑起支撑核动力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

杨文钰:高校是教育、科技和人才三大功能齐备的教学科研单位。我们的目标就是着力培养农业拔尖创新人才,攻克一批“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多学科、全方位协同攻关,为建设农业强国和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谈期待:

这些自主创新的技术正在突破

记者:在各位所在的领域,未来还有哪些自主创新技术的突破值得期待?

杨文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家下达的推广任务超额完成,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预期目标,西南地区玉米不仅不减产,每亩还多收大豆100公斤左右。

我们团队还将继续全力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研究与应用,重点攻克强耐荫性大豆品种和高效率收获机具缺乏的技术难题,实现技术本土化,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应用,让我们的玉米产能稳住不减,大幅度提高大豆产能,实现大豆基本自给,满足我国大豆的巨大需求,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王亚非: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电子信息作为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技术,已经成为引领其他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和支撑。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中国电子类高校的排头兵,我们将力争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跑出最好成绩,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王丛林:未来,我们将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再接再厉,更上层楼。一是瞄准现有成熟压水堆技术经济性的优化、先进性的突破和安全性的提升,提升核电建设核心竞争力,承担起“双碳”目标下能源安全的责任担当。二是瞄准第四代核能技术,推动第四代堆型的研发。我国核电目前正处于“三代工程化 四代技术攻关”阶段。我们也在关注国际主流四代堆技术,将在这些先进技术上持续发力,闯“无人区”、攻关“卡脖子”难题。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221019/283470.shtml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党委办电话:028-86290875  行政办电话:028-86290872  就业办电话:028-86290871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 2021 版权所有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